您现在的位置:安徽省滁州市皖东公证处>> 公证动态>> 公证研讨>>正文内容

公证进社区 服务千万家

发布时间:2007年05月15日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点击数:
 
                       公证进社区   服务千万家 

 

今年是我国六五普法第一年,普法的重点之一就是加强社区法律服务,那么作为法律服务力量之一的公证,可以为社区做些什么呢

所谓公证进社区,开宗明义是指公证人员在司法行政机关统一领导下,与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有机结合起来,面向社区,面向基层向群众,为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公益性,便民性、非营利性公证法律服务。做好公证进社区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公证进社区,有利于维护城市基层社会稳定。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沉淀聚集到基层,社区成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前沿阵地,公证进社区,为社会提供广泛的法律服务,有利于化解矛盾,为城市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其次,公证进社区,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公证人员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有利于增强社区居的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能更好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公证进社区,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就我市而言,在市司法局的领导和统一布置下,滁州市皖东公证处就公证进社区的主要目标:

    1、是利用三至五年时间,便公证工作能够覆盖到全市所有的社区(街道办事处)。一个公证员可以定向服务于一个或多个社区,通过在社区法律服务所或综合便民服务“窗口”投放服务联系卡,宣传员、设置服务联系指示牌,在公证处开设专门社区服务电话等形式,建立相对固定的社区法律服务联系。让公证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民情,从而更好地开展公证工作,如提供法律咨询,代写与公证有关法律文书,担任社区内单位或居民公证法律顾问,调解民事纠纷,并就调解书进行公证,提供公证法所涉及的各种公证法律服务。

    2、培养的整合一支思想道德好,业务素质强、扎根社区,甘于奉献的公证人员队伍。将进入社区的公证人员与社区的法律志愿者进行有机结合,既扩大了社区法律服务者队伍,又扩大了公证的影响,特别是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证服务。公证人员利用节假日和业务时间,以社区居委会辖区为阵地,可采用轮流值班,现场解答,电话(网上)解答或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定期、定点、定向为本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并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

    3、调整和规范社区公证法律服务工作,形成规范,有序健康的服务秩序。

众所周知,公证处已由国家行政机关改为事业单位,实

行自收自支,这必将使一些公证员将目光盯在收费相对较高的公证事项上,较少关注那些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常规民事公证项目,为此,在市司法避的领导下,公证处内部应进一步加强公证人员队伍的管理,积极开展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引导公证人员以本社区的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困难群众为重点服务对象,不断提高公证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公证进社区,服务千万家

公证作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间接控制的一种法律手段,其主要作用就是监督和促使公证当事人在法律行为发生时,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公德的要求进行,防止欺诈、逃避责任、背信弃义等行为发生,减轻人们对风险的负担,从而使人们放心地去进行交易,充分体现国家通过公证制度达到监督的目的,正因为此,公证必须面向基层、深入社区,进入到基层最广大的社会公众之中去。众所周知,基层广大公众的法律知识和参与社会经济、民事活动时上当受骗或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公证最主要的应该面向基层,深入公众,帮助广大基层群众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为社区的和谐气氛提供法律支持:

首先,公证进社区,可起到普及法律常识的作用。《公证法》规定的公证的业务范围就包括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宣传。那么公证如何向社区居民普及法律常识呢?第一公证进社区,进行自我宣传的同时也就是向社区群众宣传法律常识的过程。第二,社区居民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也自觉不自觉接受了法律常识的普及。

其次,公证进社区,有助于维护社区稳定。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而社区的稳定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保持社会最基层组社区的平安、稳定、有序、公证通过行使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基本职能,在维护社区的稳定方面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象社区居民家庭纠纷中占多数的家庭财产分割、继承、赡养、子女抚养等问题上,通过财产分割协议公证,遗嘱公证,继承权公证,赡养(抚养)协议公证等,就能解决好家庭纠纷,构建好社区的稳定。

再次,公证进社区,可以起到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公证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社区的居民,人在整个社会活动中是不可能独立生存的,人与人之间肯定会产生许多交往中的不和谐。比如在房屋买卖、租赁、抚养、赡养、赔偿、财产分割、夫妻财产相邻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个人利益冲突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但是如果通过公证及时妥善地处理,就可以避免纠纷,确保人与人的和睦相处。

总之,公证进社区,特别是我处推行为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上门办证服务。既解决了广大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大量繁杂的冲突,满足了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也是公证机构在市司法局的领导下,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所做出的实事,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张琴翠

 

 

 

 

 


作者:张琴翠 来源: